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分享的新發展理念,市委、市政府將品質強市作為重大策略,精煉和大力弘揚動力株洲、品質先行的城市品質精神。
堅持品質先行。質量工作連年被入市委全會報告和市政府工作報告,高質量推進產業變革升級,高質量贏得三大攻防戰,高質量深化改革開放,高質量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項任務,高質量發展理念
質量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株洲發表了《株洲市質量發展計劃(2016-2020年)》《關于開展質量提高行動的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結構。
高位龍頭,全速出擊。堅持質量第一理念,株洲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啟產業高質量變革——
以清池老工業區整體轉移改造為突破口,推進新舊動能轉換。261家企業全部關閉,全市鋼鐵生產能力全部退出,累計拆除煙囪400多家,關閉煤煙生產企業400多家,影響GDP500億元以上。
以建設株洲中國動力谷為中心,致力于建設35個產業體系,將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個動力產業建設為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境保護五個新興產業,提高服裝、陶瓷兩個傳統產業
一減一加,一退一進,有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方式轉型。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57%。5%,萬元GDP能耗下降5%,高質量發展評價位居全省前列。
株洲統一組織開展質量強市、質量評價、質量提高工作,分行業、分行業全面開展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提高行動。近3年累計開展煙花鞭炮、硬質合金、陶瓷、飲食、建筑工程等特別提高行動30多項,從技術能力、人才引進、質量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陶瓷產業成功獲得全國第三批陶瓷產業集群地區品牌建設試點批準,建立了首個國家級出口日用陶瓷和電力電瓷質量安全示范區,質量檢驗合格率從80%上升到95%。
有引導,更有激勵,更有支持。株洲率先在全省設立市長質量獎,率先設立金融控股集團,成立7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全力支持企業鞏固質量基礎,提高質量創新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中車時代電氣獲中西部制造業唯一中國品質獎,中車股份機獲中國品質獎提名獎。
株洲品質開始成為行業甚至全國的標準。在
標準的領導下,株洲發表了《關于深入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引進了6個國家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8個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涵蓋軌道交通、汽車制造、橡膠制品、數控工具、硬質合金、冶煉等方面,航空、宇宙等軍工全國專業標準委員會
作為IEC/TC9國內唯一的領導者,中車株洲領導的產業企業相繼制定了101個國際標準、417個國家和行業標準。以中車株洲為主力,株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獲得全國首個高級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驗項目,先后主導或參加國際標準修訂48項、國家標準51項、行業標準34項、團體標準48項、企業標準621項,高分通過檢查。
目前株洲共有各級標準化組織891個,標準化和相關技術人員約3000人。近年來,株洲企業主導國際標準131項,國家標準259項,行業標準315項,地方標準6項。目前全國標準化示范點5個,省級標準化示范點10個,出現高級裝備制造標準化示范企業,制定服裝加工、油茶生產、養老服務等團體標準,標準化工作百花齊放。
經濟發展從快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造業爬坡,對檢測和認證的需求更加迫切。
充分利用株洲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全國領先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和設備優勢,株洲堅持政企共同建設,順利通過國家質量檢驗總局審查,批準全國唯一法定許可的軌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是株洲首個國家級質量檢驗中心。
檢測平臺加強行業重要材料部件及其技術創新能力,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提高整體競爭力,支持顯著。近年來,株洲不斷加強檢測輔助能力,補充產業鏈短板,引進上海汽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賽寶實驗室,推進檢測機構規?;?、品牌化、社會化發展,目前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77個,國家級檢測中心3個,省級檢測中心7個,市級檢測機構98個。
質量認證是企業跨地區發展、進軍國際市場的敲門磚。株洲采用財政獎勵補充方式,設立企業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專業獎勵基金500萬元,繼續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這一質量基礎制度,引導各類企業獲得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各類認證,截至2019年11月,累計獎勵補充資金110萬元
計量服務同步跟進。大力推進法制、工業、工程、能源計量監管,全市計量從傳統單一計量向服務產業、服務企業、服務民生深入發展。目前,全市共有14家計量檢測機構,授權37家企業建立最高計量標準,共建立各項計量標準214項,其中社會公共計量標準146項,共5家企業通過計量管理體系認證。
水平清晰,分工合理,保障有力的檢查體系,株洲產業企業不再遠望,可在市區完成檢查認定,得到技術提高的支持。
去年株洲針對建寧驛站建設,申報了第六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以期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標準化建設體系、管理體系和運營體系。
從社區到街道,從水到岸,從天到地,從硬件到軟件……株洲全領域實踐高質量發展理念,全權復蓋,無盲區整備,抓住建設,拿出刺繡針的功夫做細致的工作,耐心、細心、巧妙,讓人們共享發展成果。
投入重質量。株洲大力實施民生100工程,民生領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超過80%。2019年省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市民生100工程有48項指標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消費更安全。株洲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合格率穩定在94%以上,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省級以上畜禽水產品監測合格率100%。食品監督檢驗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藥品監督檢驗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居住更省心。全市住宅建筑和市政工程質量一次檢驗合格率、地方道路工程竣工檢驗合格率、水利工程質量一次檢驗合格率、新建民用建筑實施節能設計標準率、城市保障性住宅工程質量一次檢驗合格率均達100%。
環境更優越。湘江風景帶、神農城、萬豐湖的重大民生項目,給市民帶來了幸福感。湘江株洲段水質也從ii級上升到ii級,城市水廠水質達標率為100%。今年1月至11月,市區優秀天數為307天,優秀率為91天。
(株洲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高曉燕劉芳)
。